'); })();
中國以前對待拿筷子方式還是很有講究的,很多習慣是不可在餐桌上出現的。今天就把筷子的正確握法作個介紹。竹筷子有兩根組成,用一只手持有,必定要用正確方式,才能發揮筷子的功效。
1、用哪只手握取
人都有兩只手,一只左手,一只右手,用拿只手拿取筷子都是可以的。中國人一般都習慣于用右手做為主動手(右撇子)。如果用左手來握取筷子,一定要注意,在選擇位子時,同桌也有左撇子,那兩人坐在一起。同桌只有自己一個用左手握取筷子,那么選擇位子時,四方桌且桌子一邊要坐兩人,選擇桌子一邊的左端就坐,如果是圓桌,那盡量讓自己的左手邊有更多的空間。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,防止在取食時自己的筷子與邊上的人相碰。在餐桌上兩人的筷子相碰是很失禮的一件事。
2、筷子握取部位
筷子分筷頭筷尾,筷頭一般圓潤光滑,稍細一些,用來夾取食物??晡卜秸?,一般有刻花刻痕,比筷頭粗大一些。一般來說,小孩用筷子時,握取部位在筷子中部。成年后可向筷尾移動,握取部位在離筷尾四分之一處。特別要強調是,當同桌有老人長輩時,握取筷子時切不可太向筷尾移動,更不可超過長輩的握取部位,這體現了小輩對長輩的尊敬。成年人與小孩握取部位不同,主要是從力學角度出發,小孩手上沒勁道,太向筷尾處移動,取食時力道不夠,食物容易從筷子上滑落。成年后手勁增大,握取部位向筷尾移動,要以更方便取食離自己稍遠的食物,也能更好避免取食時手指直接食物觸碰造成的不雅觀,不衛生。
3、筷子握取方式
兩根筷子一根為動筷,另一根為靜筷,兩根相互配合。動筷故名思意,就是在取食時這根筷子來控制開合程度。靜筷相對于握筷的手來說,位置是相對靜止不動的。靜筷在虎口內側,動筷在虎口外側。下面以右手握取為例作講述:手掌向上,母指與其它四指自然同向分開,其它四指自然彎曲,小指與無名指并攏,中指與食指自然并在一起。左手取起兩根筷子,筷頭與右手指方向一至,距筷尾5分之一處放在虎口處,兩根筷子中間部位分別落在無名指與中指(靜筷),中指與食指的指縫處(動筷),母指自然下壓按住兩根筷子,因為有中指在兩根筷子之間,以中指寬度為限,兩根筷子要求筷頭與筷尾都不能相碰,平行的握取在手中。
4、正確控制筷子
靜筷在虎口內側,以虎口正中、母指第二指節、無名指指端為三個著力點,相對靜止的把握在手上,動筷在虎口外側,以虎口中正外側一指寬處、母指前端di一指節中間、食指前端內側、中指前端為四個著力點。動筷因為有四個著力點,所以在張開筷子時,動筷不會掉落。開張動筷時,動筷以母指為軸心,在中指與食指的控制下作開合動作。